华西医院:手术室24小时开放

2024-11-17 05:06:00 admin


            健康报记者 孔令敏 闫龑
   4月22日,华西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派出,医院来自北京、手术室小时开上海两地的华西16人医疗专家组抵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卫生计生委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在当日举行的医院现场会上提出,地震危重伤员救治要采取“四集中”原则,手术室小时开即集中伤员、华西集中专家、医院集中资源、手术室小时开集中救治,华西逐步将雅安等重灾区的医院重伤员转运到成都以华西医院为主的6家大型医院,地震伤员原则上不转到外省治疗。手术室小时开

  骨科已接收113名伤员

  从灾区转运到华西医院的华西重伤员,第一站就是医院急诊科。该院在急诊科门前临时搭起了一个“地震检伤分类区”帐篷。手术室小时开急诊科主任曹钰告诉记者,伤员到达医院后,特别危急的将直接进入抢救区,需要进一步观察的进入分检区,目前大部分伤员主要集中于骨科。

  在骨科病房的护士站里,竖着一块醒目的“地震伤员收治一览表”,上面记录着113名地震伤员的名字、床位、病情和处理等简要情况,骨科还专门设立了地震伤员病房。

  骨科主任裴福兴说,设立“一览表”主要是来自汶川地震的经验,因为病人逐渐增多,很容易把病情弄混,有了这个“一览表”,医务人员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地震当晚,骨科就接收了来自成都、芦山的84名伤员,开展手术24台,骨复位、骨牵引、石膏固定治疗27例。截至目前,仅对一位伤员采取了截肢手术,无一例伤员死亡。裴福兴说,按照“四集中”原则,4月22日晚上将是一个缓冲期,接下来,华西医院预计将迎来200位~300位转运伤员。“前48小时,我们自己能够顶得过来,再来病人医疗人手就会短缺,国家医疗专家组来得正是时候。”

  老年伤员牵动人心

4月22日20时37分,华西医院骨科病房,102岁的罗财发老人躺在病床上,“地震凶得很!”这是他见到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在首批转到华西医院的204名伤员中,罗财发年纪最大。

  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方跃告诉记者,骨科病房共收治19名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全部都是地震造成的骨科伤病,有些是股骨骨折,有些是肱骨骨折。今天转来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年伤员,手术已经陆续进行,还有一些排在明后天。”  

“对那两位78岁和84岁的老太太一定要仔细关注,她们身体情况比较差,年纪又大,别因为外伤造成其他基础病加重,还要避免出现并发症。” 4月22日18时10分,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吴新宝乘坐的航班刚刚落地,他就被接到华西医院骨科病房查房。在查看几位下肢创伤病人之后,吴新宝说:“刚才已经跟值班医生交代了重点关注的病人,还有一位老年伤员的情绪比较激动,给老年人的心理进行疏压也是医生的职责。”

  派专家驻芦山分检分诊

  当晚查完房,吴新宝带领的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组一行和华西医院的骨科医生开了个简短的总结会。

  裴福兴介绍,在已经收治的113位伤员中,伤情主要集中于脊柱骨折和四肢骨折,致伤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倒塌造成的砸伤,或者泥石流、山体滑坡造成的骨折。

  相比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伤员的伤情相对轻一些,开放伤和创面问题相对少,尤其是挤压综合征的病人到现在仅出现两例。裴福兴说,究其原因,主要是汶川地震时倒塌的房屋多为水泥结构,且正是上班和上课时间,城市和学校毁损严重,伤员较多。而雅安地震一方面震级较低、影响范围相对小,另一方面,当地以砖木结构房屋为主,倒塌之后不容易造成挤压伤。

  然而,汶川地震带来的恐慌情绪,导致雅安地震时很多人选择跳楼避难,致使伤员中脊柱骨折和截瘫病人相对增多。裴福兴介绍,目前该科已经收治这类病人16名。

  汶川地震时就是救治主力的裴福兴告诉记者,地震伤员救治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组织管理和人员的合理分配。为了提高分检准确度,目前,华西骨科在震中芦山县派驻了5名专家,参加分检分诊工作,派出一名医生在直升机上负责分检,同时对于收治了24名地震伤员的华西医院ICU ,骨科也专门派出一位副主任医师在那里负责骨科治疗。

  裴福兴说,依据汶川地震经验,华西医院对于地震伤员的救治原则是:以骨科为主的伤员到骨科,全身问题的伤员到ICU,有颅脑外科问题的伤员到脑外科,也就是伤员救治应以专科治疗为主。度过72小时黄金救援时段后,为了让救治更科学、降低死亡率,把重症病人集中到医疗条件比较好的成都大型医院是下一步治疗的关键。

  “这里的手术室24小时开放,一旦有需要我会随时过来。有条件的病人要尽早手术,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吴新宝说。


  • 文章

    7

  • 浏览

    41873

  • 获赞

    6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